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其前身可追溯到1940年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史地系,1952年更名为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1999年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06年更名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吴宓、吴毓江、邓子琴、杜钢百、李源澄、郭豫才、孙培良、张圣奘等一批学界名师在此执教,奠定了历史学和民族学的深厚基础,铸就了今日之院训:进学、修德、会通、超胜。
学院现有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世界史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古典学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民族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历史教育硕士(含高师硕士)授予权。中国史、民族学为重庆市重点一级学科,历史地理研究所为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为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伊朗研究中心、希腊研究中心是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民族理论与政策评估研究中心是国家民委研究基地,另有古典文明研究所、美国研究中心、于右任研究中心、山地文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商周青铜器与金文研究所、西南大学跨国苗族研究中心、全球知识史研究中心等院级研究机构。
学院下设中国史、世界史、民族学与人类学、民族教育4个系,开设历史学(师范)、历史学(非师范)、民族学3个本科专业。于1982年承办预科教育,2000年成为全国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8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1人,硕士生导师34人,教授21人、副教授21人,博士(含在读)57人。有国家级人才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国家级人才3人(含讲席教授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计划1人、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专家1人、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重庆市“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重庆市“英才计划”名师名家2人、“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重庆市“博新计划”1人、重庆市“巴渝学者”青年学者2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1人,国家社科基金会评专家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7人。先后有3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师优秀教师奖,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1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奖,1人获重庆市师德建设标兵。
近5年,学院教师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新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4项(共在研10项),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1项,国务院重大文化工程子项目4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4项,国家社科基金外译项目1项,一般项目近50项,其他省部级项目60余项,科研经费2500余万元。近5年,发表科研论文352篇,含《历史研究》《民族研究》《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等A类论文168篇。出版学术专著57部,其中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科学出版社等著名出版社出版35部。获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青年奖1项,省部级优秀成果奖15项(其中一等奖2项),国家民委优秀社科成果奖4项。
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了“融师范性学术性为一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重视民族教育、服务社会民生”的人才培养特色。近5年来,历史学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中国近现代史》获批国家一流课程,获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重庆市优秀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1个、市级精品课程5门;着力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创办了“嘉陵历史名家论坛”,改革了研究生招生制度,出台了《学生创新成果奖励办法》,完成了研究生主文献库建设,获得市级优秀硕士论文4篇,学生在A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5%以上。此外,学院连续五年参加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历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学技能大赛,获一等奖11次,二等奖6次,优秀组织奖1次,居全国师范院校首位。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326人,其中普通本科921人,硕士、博士研究生239人,少数民族本科预科166人。学院本着“立德树人,学术立院”的办学理念,“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社会服务为宗旨,以队伍建设为保障”的办学思路,积极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强化教学的中心地位,引领学院科学发展。80年来,共培养了2万余名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
学院注重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区位优势为平台,以科研特色、人才培养为依托,积极服务于重庆石柱、秀山、梁平、开县、北碚、丰都、綦江、潼南、万盛、云南保山、四川宜宾、四川泸州、贵州修文、贵州遵义等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等20余所一流中学共建人文强基实验中心,积极落实国家重大战略;3个智库入选CTTI智库,贡献与成效突出。
学院重视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与美国、英国、韩国、伊朗、希腊、哈萨克斯坦、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持续推进国际访学项目、暑期学校、冬令营和互派交换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