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历史名家论坛由重庆历史学会及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合办,定期邀请历史学名家开讲,主讲内容涵盖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等相关学科的热点话题,已形成系列规模讲座,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学术氛围浓厚的学习平台。
本期讲座嘉宾:张朔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民族学院院长,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南省领军人才,海南省史学会副会长。主持完成国家社科“《更路簿》历史研究”等2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在研5项。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明代海南文化研究》《<更路簿>历史研究》等专著5部,获省部级优秀成果一等奖等5次。
2024年10月28日,由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民族学院张朔人教授主讲的新一期西南大学“嘉陵历史名家论坛”正式开讲,主题为“民间证据《更路簿》与南海主权维权”。本次讲座由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张明富教授主持,学院内外近百名师生聆听本次讲座。
正式进入讲座内容之前,张朔人教授向我们展示了海南省博物馆收藏的《顺风东西沙岛更路》之《东海更路》的实物照片,并且初步介绍了《更路簿》的概念。
张朔人教授首先梳理了《更路簿》研究的基本情况。《更路簿》的研究缘起于1960年以来南海局势的变动。为了应对愈加严峻的南海纷争,1970年以后,《更路簿》作为南海维权的重要民间证据进入中国学者视野,其收集与整理工作随之开始。相关成果主要涌现于1980年代和2015年左右,前者以厦门大学韩振华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和广东省地名委员会的著作为代表;后者则以海南学者的《南海天书——海南渔民“更路簿”文化诠释》为典型。尽管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学界对于《更路簿》的成书时间以及存在问题仍有持续的讨论和争议。
张朔人教授巧妙地选取了“更”“路”“簿”三个字作为切入点,阐释了《更路簿》的内涵。首先,他解释了“更”字,指出1更大约等于42里,这是一个关于时间与距离的数值概念。接着,他阐述了“路”字,强调海上航行并非无迹可寻,而是有着明确的路线,罗盘上的“单针”、“缝针”、“线”等针位构成了“路”的基本要素。最后,张教授讨论了“簿”字,提到由于海上环境潮湿对纸张有腐蚀作用,因此《更路簿》选用了更为坚韧耐用的“坡棉纸”作为记录材料。
张朔人教授深入剖析了海南渔民从近海向远海航行的动因与必备条件。他首先指出,由于地方大族对“琼枝菜”采集权的垄断,并实施“封山界海”政策,破坏了近海原有的生产秩序,迫使渔民为了生计而向外拓展新的生产空间,这成为了推动他们向远海移民的重要因素。其次,南海渔业资源的丰富性,尤其是那些具有高经济价值的海产品,构成了吸引渔民转向远海渔业生产的强烈拉力。此外,张教授还提到,明清交替时期海南岛近海渔业秩序的变化、气候条件的适宜性、移民风潮的兴起、文化习俗的影响,以及造船技术的进步等多重因素,共同为远海航行提供了条件。
张朔人教授分别从生产活动、生活状况、庙宇建筑与信仰三个维度,描绘了渔民在南海诸岛的生活图景。他首先讲述了渔民如何通过捕捞高价值海产品来获得经济收益,并随着捕捞难度的增加,不断探索和改进捕捞技术和方法。他特别指出,在那个由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孤岛上的饮食和淡水供应成为了生存的关键问题。为了解决淡水短缺,西沙群岛的渔民除了依赖自然降雨外,还通过挖井和移植椰树等方式来获取淡水。张教授进一步解释在这种长期艰苦的环境中,宗教信仰成为了渔民生活的希望。于是兄弟公信仰在当地盛行,并形成了一岛多庙、一庙多神的祭祀风格。
张朔人教授深入探讨了南海维权的民间证据及其当前状况。他首先提到,1980年国际法对于岛礁主权问题确立了几个关键标准: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开发经营以及最早连续不断地有效行政管辖。南海主权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证明中国对南海诸岛的有效管理。现有的证据大多来源于民间,历史资料和研究均显示,在世代相传的耕耘与劳作中,海南渔民早已将南海视为“祖宗海”,更是在南沙遭到外来入侵时英勇抵抗。
讲座后的交流环节,现场师生积极发言,与张朔人教授就《更路簿》的宗教信仰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流结束后,张明富教授总结发言,鼓励同学们拓宽研究思路,对海洋史研究提起重视。最后,讲座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文:温邵寒;图:钱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