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本科2020级历史学类专业分流讲座第二场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 2022-05-05 09:06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2022年4月29日晚七点,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第二场历史学类专业分流讲座在荟文楼七楼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由曾现江教授主讲,题目为“理解中国:‘中华民族’概念的演进”,我院2020级历史学类班同学积极参与。

曾现江教授首先指出,概念既是社会的显示器,又是社会的推动器,通过研究概念在时间和空间中的移动、接受、转移和扩散,揭示概念是如何成为社会和政治生活的核心,进而指导社会实践。曾现江教授随后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讲座:一是“中华民族”概念的主要思想文化渊源;二是清末以来“中华民族”概念生成与演进。

关于“中华民族”概念的思想文化渊源,曾教授认为首先是近代西方的民族国家及其意识形态——民族主义。民族国家是有别于传统国家的现代国家形式,最早是指西欧地区在摆脱教权控制过程中诞生的主权国家——在此过程中,民族的形成与国家的创立齐头并进,基本具备了民族与国家同一的形态。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民族国家体系已建立起来。理想的民族国家应当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基于西方历史经验,民族国家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人民对国家的高度认同;二是一个民族国家同时也应是主权国家,有明确的边界和固定的领土,拥有排他的各种权利,在国际法框架下与所有其他国家地位平等;三是国家的主权归其人民而非君主所有。民族主义被认为是一种情绪或者一种运动,是一套关于政治合法性的理论。

“中华民族”概念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文化渊源是中国古代的“天下观”与“夷夏观”。“天下观”首先是一种宇宙观或世界观。古人认为天圆地方,一切物质存在都是上天意志的反映,也必须服从上天的意志。天只有一个,相应只有一个“天下”,也就只有一个代表“天意”或“天命”的人间统治者——天子。理想的“天下秩序”,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古人又进一步发展出“四海”“九州”,以及“五服”和“服内”“服外”、“化内”“化外”、“州县齐民”“藩属”等层级观念。夷夏观是一种人群的二元分类,一是夷夏之辨,强调夷夏之间的区别与对立;二是认为夷夏之辨以文野之分为基础,儒家讲礼分华夷,四夷有“礼”则可被视为华夏,华夏失“礼”也可被视为夷狄;三是用夏变夷,“诸夏”有责任施“教化”于“蛮夷戎狄”,使之成为诸夏;四是追求“华夷一体”“天下大同”。以“天下观”“夷夏观”为思想基础的“天下秩序”是一个单中心、等级式的秩序体系。华夏作为天下之中心,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更是文化意义上的;华夏与“蛮夷”边界模糊且可变,人类社会演进的总体方向是“蛮夷”通过归化,最后成为华夏。

曾现江教授将“中华民族”概念的生成与演进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清末民初。随着清末“天下观”崩解和由“列国”构成的新世界的形成,梁启超在1902年率先使用“中华民族”,而革命党和立宪派对“中华民族”内涵的理解各有不同;辛亥革命后,“中华民族”成为汉、满、蒙、回、藏等族的总称。第二阶段是五四运动前后至1949年,其间“中华民族”概念主要有三条演进路径。一是从目标到既存事实的单一性国族演进,从李大钊提出“新中华民族主义”和孙中山倡导“大中华民族主义”,到1939年“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大讨论,以及随后国民政府提出“中华民族宗支论”;二是梁启超、常乃悳等人的“时空化合”中华民族概念;三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同称谓”认识的形成。第三个阶段是1949年新中国成以来。新中国成立后,长期使用“民族大家庭”等话语,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再次引发人们对“中华民族”概念的关注的热烈讨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是“中华民族”概念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在讲座最后阶段,曾现江教授还结合对西南大学创新研究2035先导计划之一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计划”主要内容的介绍,简要分析了民族学专业和历史学专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希望能够为同学们的专业分流选择有所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