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唐英杰博士后与邹芙都教授合作的《晚商“畿内田猎区”考论》一文在《历史研究》2022年第1期发表。该文认为:先秦时期黄河流路相对稳定,可作为研究商代地名的参考坐标。甲骨文中所见地名柚、𠵤靠近商王都“大邑商”,柚、粪、黎、鲧、襄、协、就、向在黄河左近;以它们为定点,卜辞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敦、疐、梌、宫、盂、丧等地可系联在一起,构拟出一个以黄河为中心的田猎地分布网络。该网络基本位于晚商王畿地区,即今河南省安阳市、鹤壁市、濮阳市及周边区域,可称之为“畿内田猎区”。


地名分布考证是历史地理研究的基础。该文以晚商王都位置与晚商黄河流路为参考,首次提出“畿内田猎区”说,对于构建以黄河为中心的甲骨文所见地名分布体系、深化甲骨文与殷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