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晚上7点,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黎力副教授为附中学子带来了一场激情澎湃的讲座,带领大家感悟汉字和日本的关系。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杨森老师担任本次讲座的主持人。
黎老师二十多年前从附中走向广阔世界,如今,以老师和学长的身份再次回到附中,老师幽默有趣的自我介绍和附中求学经历,拉近了与大家的心理距离,讲座气氛高涨。
首先,黎老师从日本的国名和年号切入,展现日本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引导大家思考中国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来源,并结合“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感受古代中国汉字传到日本、近代日本汉字反哺中国的双向关系,体会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与交流。
日语语言文字由汉字和假名组合而成,二者各司其职。汉字是日语的核心,日本汉字结合日本民族文化和需求,改造、简化汉字字体字形和笔画,具有日本特色,推动了汉字自身的进化演变,对于日本文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一系列日本国字、日汉同形异义字/词的例子,大家感受到了日本汉字的微妙之处。随后,黎老师又为大家展现日语中汉字读音的妙趣,并着重从训读方面进行了解读。
日语中汉字的存在具有许多优势。汉字简洁生动、直观明了,解决了日语大量同音异义词的问题;日语中的汉字带给日语字体美、内涵美、协调美 ;汉字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给日语增添了强烈的表现力和冲击力;汉字灵活性和可塑性强,提升了日语的造语和聚字能力。
最后,通过呈现明治时代日本的“和制汉语词”、二战前多汉字的、硬质的日语《青年日本之歌》和《教育敕语》赏析、战后GHQ文教政策,黎老师带领大家体验不同时期日语中的汉字对日本社会文化的影响。
互动环节,大家热情高涨,争相提问,同老师交流探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民族性的浓缩体现,探寻日语中汉字的地位变迁对我国传承汉字文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次讲座趣味性强,黎老师风趣幽默、极具亲和感,讲座过程中不时采用英语、日语进行讲解,同学们兴趣盎然,积极思考,讲座气氛激情、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