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历史名家论坛由重庆历史学会及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合办,定期邀请历史学名家开讲,主讲内容涵盖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等相关学科的热点话题,已形成系列规模讲座,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学术氛围浓厚的学习平台。
本期讲座嘉宾:梁志,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系主任,主要从事20世纪国际关系史研究。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著有《冷战与情报:美国“普韦布洛”号危机决策史》与《冷战与“民族国家建构”-韩国政治经济发展中的美国因素(1945-1987)》,并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和 DiplomaticHistory、 Journal of Cold War Studies、 Asian Perspective、The China Review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青年项目各一项。多次获得各级政府科研成果奖励。


2025年6月21日,梁志教授应邀莅临嘉陵历史名家论坛,以“战后美国外交史研究:论文选题与档案解读”为题进行讲座。本次讲座由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李晶教授主持,院内外百余名师生到场参加。

近代以来,美国外交体系具备全球其他力量难以企及的综合霸权优势,不仅是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主要设计者与维护者,更是跨国资本流动规则的制定者以及军事同盟网络的超级枢纽,这奠定了美国成为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中枢与全球秩序变革核心引擎的地位。本次讲座梁志教授首先从美国外交史的档案切入,剖析了战后美国外交史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指出战后美国外交史研究学术标准的提高:致力于史实还原的基础上构建个性化解释体系变为叙事链条构建与史料解读。然后,梁志教授还梳理了论文选题的六大创新路径,罗列了美国外交史中的美苏“普韦布洛”号危机决策、20世纪70年代初驻韩美军裁减问题、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美国在台湾核部署等具体案例,并结合相关档案材料借助宏观背景的微观分析,对档案进行解读。

最后,梁志教授指出,冷战史研究的“国际性”需要多国多边档案互证,注重研究中的难点,尤其是逻辑断裂之处或者“反常”现象。在研究中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运用多种可能性的“排除法”,同时要注重视角“联想”与概念迁移。
在讲座的交流环节,到场师生就“美国军事史”“中立主义”“不结盟运动”等议题与梁志教授进行了热烈地讨论。本次讲座为师生们提供了理解美国外交史的全景视角,并在全场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王学优;图:魏溱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