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和学校关于做好接收2026年推荐免试生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2026年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细则如下:
一、招生原则
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保证质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本着先申请先审核的原则,依据复试成绩择优选拔,额满为止。
二、招生专业、计划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拟接收推免硕士 研究生人数(名) |
备注 |
060200 |
中国史 |
16 |
|
060300 |
世界史 |
6 |
|
030400 |
民族学 |
4 |
|
045109 |
学科教学(历史) |
- |
仅限获得我校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推免资格的学生填报 |
实际推免生的拟录取人数和名单以“全国推免生服务系统”最后的确认结果为准。
三、组织管理
(一)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学院成立2026年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
(二)复试录取工作监督检查小组
学院成立2026年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监督检查小组,开展现场督查,监督复试各环节工作情况,受理考生信访或投诉工作等。
(三)复试工作小组
按学科成立复试工作小组,各复试小组成员包括导师在内不少于5人。复试小组在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复试工作。
四、推免生接收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二)具有推免资格的本科培养单位推荐的、具有免(初)试攻读研究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三)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
(四)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
(五)身心健康,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五、复试安排
(一)学院根据预报名情况,择优发送复试通知并组织复试。未进行预报名的考生,也可在“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开通后进行报名,学院将根据接收指标剩余情况决定是否发放复试通知和组织复试,具体安排以实时通知为准。
(二)学院采用线下方式进行复试。
1.报到时请主动出示本人身份证原件、学生证,并提交相关材料。
相关材料有:
①本人身份证原件(核验);
②本人学生证原件(核验);
③加盖本科学校教务处公章的“在校历年学习成绩表”(提交);
④本人简历(提交);
⑤所在高校推免资格证明(提交复印件);
⑥(如果有)国家英语四、六级证书、其他外语语种相应等级证书或成绩单原件(核验原件,提交复印件);
⑦(如果有)学术成果(科研项目立项书、学术论文、专利、出版物或其他科研成果支撑材料以及各类获奖或资格证书等)(核验原件,提交复印件);
⑧《2026年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预推免申请表》(提交原件)
⑨硕士阶段研究计划(不少于2000字)。
2.报到:9月18日15:00-17:00,地点荟文楼大厅。
3.面试时间:9月19日8:30,面试地点将于报到时通知。
4.复试期间请随身携带《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关于接收2026年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初)试攻读研究生的预报名通知》中所要求材料的原件,以备查验。
5.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申请考生的情况进行审查和评议。若该生符合本单位研究生入学的基本要求和培养目标,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向考生发出复试通知,并安排考生复试。考生未接收复试通知或考生未填报的不予录取。请考生务必保持手机畅通。
6.拟录取通知会通过预推免服务系统向考生发出。
(二)面试环节由外语面试、专业面试、综合素质与能力测试组成。
面试成绩=外语面试成绩(100分制)*10%+专业面试成绩(100分制)*50 %+综合素质与能力测试成绩(100分制)*40%
1.外语面试:综合考查考生的听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2.专业面试:考核专业素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创新能力等。口试题提前随机抽取,届时由复试组组长口述,申请者口头作答。
3.综合素质和能力测试:考核申请者对本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运用理论知识进行逻辑分析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和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多维度评价和考核。
(三)体检:入学体检不合格者,不得入学。拟录取者自行到二甲以上医院体检,将体检报告于10月20日前以“专业-姓名-体检报告”形式命名发送至电子邮箱1147127984@qq.com,纸质报告于10月25日前交回或邮寄至西南大学北区图书馆逸夫楼102办公室。
六、复试录取
(一)复试成绩(含单科)不合格、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合格、体检不合格者、其他不符合国家和学校研究生招生管理规定者,均不予录取。
(二)推免生接收工作,以学生自愿申请为前提,综合衡量,择优录取。考生须在“全国推免生服务系统”完成待录取相关手续,未完成相关手续的学生不能被录取。请务必保持手机畅通。
(三)拟录取名单及复试成绩经推免生接收工作小组审核并在学院网站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日,公示无异议后报研究生院。
七、奖助政策
(一)西南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完备,研究生奖助学金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等,具体奖助办法、奖助标准及条件要求以学校文件为准。
(二)可优先满足推免生专业与导师志愿选择。
八、申诉渠道
学院纪委联系电话:023-68367573。
九、其他
(一)未尽事宜由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二)联系方式:张老师,023-68367135。
热忱欢迎全国优秀学子来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学习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