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朱圣钟教授带领研究生前往川西进行田野考察
发布时间: 2025-07-16 09:59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为完成202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清民国时期青藏高原东缘农牧交错带及其与环境关系研究”,2025年7月5日至9日,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朱圣钟教授带领研究生何开雨深入川西地区天全、泸定等地,开展了为期5天的田野考察。

此次考察旨在通过实地调查,结合历史文献资料,深入分析该区域各族群农牧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理解该区域的人地关系演变进程。在考察过程中,考察队仔细观察了沿途的地形地貌、植被分布、土壤类型等自然环境特征,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时期该区域的环境变迁状况。

221529

观察高山植被

DBB3B

汹涌湍急的河流

考察队还重点寻访了该区域多处关隘、驿站、桥梁、碥路、衙署、祠庙、仓储、碑刻等隐没于深山密林中的历史遗迹,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运用GPS、专业相机等现代技术,结合前期文献考据、地方文史专家及民众的口述采访资料,对上述历史遗迹进行了精确定位和详细记录。


1DE6D7

古道遗存

221B4E

茶马互市遗迹

值得一提的是,地方文史专家和民众热情地为考察队提供了大量有用的信息,并主动为考察队带路,不辞辛劳。他们的帮助让考察队深切感受到实地访谈在田野考察中的重要性。

22E77A

访谈地方民众

294BDE

1FAE72

地方文史专家及民众为考察队带路寻访古迹

考察期间,考察队遭遇了诸多挑战。川西地区雨季的来临,使考察队多次遭遇山体滑坡。泥泞的道路使考察行程充满艰辛。部分地区道路施工,路况恶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察队的行程。同时,不少考察点因年代久远,自然风化严重,原貌渐失;还有一些考察点因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需要被整修一新,难以寻觅历史的痕迹,这也增加了考察的难度。

191295

徒步穿越泥水淤积路面

A4011

行驶在临崖施工路段

尽管困难重重,考察队仍收获颇丰。通过对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相关历史遗迹的观察记录,考察队获取了丰富的资料,为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农牧交错带历史时期的环境变迁、族群分布、人地互动等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对推动该区域历史地理、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后续工作中,朱圣钟教授团队将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系统整理与分析,以期形成更加深入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