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古代史支部2018年10月份组织生活会纪要
发布时间2018-10-24 11:10:41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次

时间:2018年10月19日

地点:荟文楼702教室

应到:23人

实到:20人(请假人数:邹芙都、王立教、路佳凡)

一、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

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富强的标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创新、创造的活力。

文化自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其原因非常复杂。因为文化自觉涉及主体的胸襟气度、理性高度、觉悟水平、认识能力,也涉及客体的历史发展、当代境遇、系统整合等。主体的胸襟气度是一种胸怀和态度的融合,包含着如何对待自己的文化和他人的文化。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观是非常好的典范,他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以博大的胸怀和恢宏的气度,指出了中华文化在同世界各种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应该秉持的态度和发展的基本路径。

文化自觉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和艰苦的探索过程,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逐渐提升的。从中国近代文化自觉的艰难认识和探索历程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近代以来,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逐渐被打开,无数志士仁人开始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反省。在这一过程中,先后产生了关于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关系的各种观点和理论,“中体西用”“西体中用”“全盘西化”“儒学复兴”“综合创新”等观点、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在诸多学说中,张岱年先生提出的“综合创新”论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价值,是中国近现代文化自觉的典范。张岱年先生认为,一个独立的民族文化,与另一个不同类型的文化相遇,应主动吸取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取精用宏,使民族文化更加壮大;中国文化前进的唯一出路是综合中西文化之长以创造新文化。张岱年先生的“综合创新”论不仅指出了文化自觉的路径,而且提供了文化自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我们在纷繁复杂的文化论争中明确了方向,明确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基本道路。

唐英杰同志指出当下建设文化自信要将素质教育普及化,提升全民教育水平,促使教育资源向西部偏远地区倾斜,做到教育资源的公正与公平、公开化。云飞同志指出当教育模式下有待于加强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二、关于发展对象的推举

本学期支部有2位发展名额,经筛选所有正式党员无记名投票,选出李冰心、杨菁同学为发展对象,推选阳明、杨建伟同学为积极分子。

本次组织生活会到此结束!